第一最好不相见,如此便可不相恋。
第二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
第三最好不相伴,如此便可不相欠。
第四最好不相惜,如此便可不相忆。
第五最好不相爱,如此便可不相弃。
第六最好不相对,如此便可不相会。
第七最好不相误,如此便可不相负。
第八最好不相许,如此便可不相续。
第九最好不相依,如此便可不相偎。
第十最好不相遇,如此便可不相聚。
但曾相见便相知,相见何如不见时。
安得与君相诀绝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




前些日子,路过浦东金杨路附近,竟然发现一大片芙蓉花盛放,有洁白的,还有粉红的。树枝从根部分无数杈,分杈的树枝向各个方向伸展,使得每一株芙蓉树都呈圆球形,再点缀上玉洁冰清芙蓉花。在大片青绿草坪的陪忖下,它们竟显得如此盈盈动人。
 
在这样的季节,是很少看到开得如此艳丽的花的,芙蓉树旁边也有零星的深红月季,然而在这冷落清秋里,已开始片片凋零了,秋风微拂,散落一地的暗红。还记得很多年以前,在家乡上高中的时候,教室外面便是大片浓密的芙蓉树,每当深秋季节,淡香就充满了整个教室,清新疏爽。有时候读书读得昏天暗地的,看看外面芙蓉花的颜色,便知道大概是什么时辰了。在早晨,它是白色的,中午到下午是粉红的,而晚上则变成深红的。三色花由此而来,芙蓉越开越艳,也称做“醉芙蓉”。
 
当时,并不觉得芙蓉花有多美,总觉得它花朵太大,开得太过张扬,不及梅花般无声无息。不过,看到芙蓉花,总能想起古文人吟颂的诗句,这也是高中时自认为背诗的好方法之一。如今,再看到芙蓉,那些曾经的句子竟还记忆尤心。“千林扫作一番黄,只有芙蓉独自芳。唤作拒霜知未称,看来却是最宜霜。”“溪边野芙蓉,花水相媚好。半看池莲尽,独伴霜菊槁。”多是些赞美芙蓉傲霜的句子。
 
我并不想赞美芙蓉什么,静坐在芙蓉树旁的青石上,观望了芙蓉花良久,心中竟觉得有无限感慨。一片幽情冷处浓,大概正应了此时的心境吧。幽人谁继楚人踪,冷艳偏于冷处逢。
 
传说,炎帝神农氏试百草时,吃了芙蓉花后中毒身亡,人们便称此花为“断肠草”。其实,史书并没有记载芙蓉花有毒过,相反,芙蓉花是可入药的。断肠伤神,也伤命乎?我不得而知,记得《红楼梦》里,那个风流灵巧的晴雯,死时说自己是芙蓉仙子下凡,现在是奉天帝之命回去司掌芙蓉花神,一刻耽搁不得,以至来不及见宝玉最后一面,就匆匆仙去。宝玉悲痛欲绝,写下了<<芙蓉女儿诔>>悼念晴雯,然而不过是:红绡帐里,公子情深,黄土垄中,女儿命薄!
 
在《红楼梦》六十三回里,林黛玉与众姐妹抽花典,抽到的乃是芙蓉签,上面题着“风露清愁”四字,还有一句诗:莫怨东风当自嗟。众人齐道,此签只配她,黛玉也自笑了。命运使然,果真是肠断了,神伤了,魂也销罢,潇湘妃子血滴斑竹,红消香断有谁怜?!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,曹雪芹是否也信从了炎帝的传说?也许,这本不是谁的安排,这就是命,芙蓉花的命,芙蓉仙子的命。。。
 
还记得花蕊夫人血贱罗衣,魂托芙蓉的故事,如今都成凄美,落在历史的记忆里。芙蓉花还是美的,风流婉转、灵质慧心,如谪落凡间的仙子,不沾染任何的灰渍。只是在这样的季节,美在幽处清冷,幽情在冷处浓。。。
sdfxwwx只是在这样的季节,美在幽处清冷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